恢复帝制和帝王之相 2013-05-28 01:40:48 [点击:164]
最近,有自称满清皇族后裔的人在京请愿恢复帝制,被网络舆论大加幽默了一番,因为这位皇族后裔自己也没弄明白他到底是哪一支皇亲。满清至今并不久远,算是近代历史,所以档案比较齐全,考证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据史载,清末代皇帝溥仪并无子嗣。清朝亡国之后,爱新觉罗族人多改汉姓金或罗,这个自称满清皇族后裔的爱新觉罗·复新说自己生于1935年,是康熙的十世孙,其祖父爱新觉罗·溥佐是道光皇帝曾孙、载瀛贝勒之子、宣统皇帝堂弟。
不过在此前,这位王爷曾介绍自己名州迪,说他是多尔衮的十世孙,溥仪的堂弟。其实,如果他真是多尔衮的十世孙,那他应该是溥仪的堂侄才对。网民们经百度搜索核对的结果发现,原来这位“爱新觉罗·州迪”和“爱新觉罗·复新”本是一个人。
好象当初有一个自称是睿忠亲王多尔衮失落在民间的十世孙是一个人,如果属实,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和堂弟,与溥仪平辈。不过现在他又说自己是圣祖十六子庄恪亲王允禄的十世孙,实际上允禄已经过继给了太宗的孙子,承泽裕亲王硕塞的儿子庄靖亲王博果铎,不能算圣祖的后裔了。但如果他确是庄恪亲王的十世孙,那他应该是溥仪孙子辈的。更可笑的是这个王爷还画蛇添足地说自己是溥佐的孙子,而溥佐是宣宗(道光)的曾孙。这个辈份倒是和上面说的吻合(溥仪孙辈),可他到底是圣祖一支过继给太宗的一支,还是宣宗一支的呢?还有,这个溥佐生于1918年,而这位金王爷出生于1935年,就是说,他出生时,他爷爷才17岁!
那就矛盾了,现在既然说是溥佐的孙子,那他就该是溥仪的堂孙了,怎么会是堂弟呢?这人好像自己是哪一辈份的都没弄明白,就是一个大忽悠。还有满族网友嘲笑说:装满族也就算了,装爱新觉罗家族做什么?装爱新觉罗家族还不够,偏要装作爱新觉罗宗亲会会长。岂不知,满族人认为“爱新觉罗”这个姓本身就不存在,是汉人强加的。
这是怎么说呢?难道历史教科书也都错了?是错了。据雍正第九代孙书法家启功 先生说,这“爱新”原是女贞语,作为姓氏自金朝就有了,意译就是“金”,但那时并没有“觉罗”这两个字。“觉罗”是根据满语jir的音译,是“宗亲”的意思。“爱新觉罗氏”的正确称呼应该是“爱新氏”,也就是金氏。清朝时的习惯是把这个“觉罗”当作语尾加到某一姓氏上,也就是说,本来就没有这个姓,它是后人加改而成的。因为现在落实少数民族政策了,又因为是皇族姓氏,很多爱新氏就非常夸耀自己这个姓,也希望别人称他姓爱新觉罗;觉得这样称他是一种恭维,这实际很无聊。
所以即使是恢复帝制,满清复辟了,清室后裔也是多的很,还真的轮不到这位金王爷。但更多的网民则认为,恢复帝制,也要正宗的汉皇族后裔才行。于是姓李的呼吁恢复大唐,姓赵的呼吁恢复大宋,姓姬的呼吁恢复大周,但呼声最高的,要算是拥戴前总理朱镕基趁着还在人世,恢复大明!至于赞成恢复帝制的理由,最广泛的是“与其养活一群皇帝不如只养活一个皇帝”。这话乍一听也对,但再一琢磨就不对了,因为皇族也是要繁衍的,人口增长是个几何级数,按平均二胎不包括二奶算,二四得八,二八一十六,繁殖速度和老鼠差不多,别说计生委限制不了皇族,就是面对张艺谋的八个葫芦娃也没辙。
史书记载,明朝末年时,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以庆成王朱钟镒为例,至弘治五年末,已生育子女共94名。他的儿子们也都继承了父亲的非凡生殖能力,其长子的儿女总量达到70人。在庆成王儿女们数创纪录同时,孙子辈的人数也已达到163人,曾孙辈更多,达510人。就是说,庆成王的直系后代已达767人,以致“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明神宗朱翊钧执政期间,史称万历中兴,但在万历四十年时,各地方长官惊慌地发现,本地的财政收入已经不足以供养居于此地的皇族了。
作为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老朱家也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们却几乎没人能生存下来。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太原后,“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接着又“闭门搜捕得千余人,杀之海子堰,若歼羊豕”。攻取大同后,代王朱传齐以下的4000多名诸王宗室皆被杀戮,仅山西一地,就杀掉朱家子孙10000多人。而张献忠所到之处,扫灭诸王更是他的主要任务,而且都是虐杀。明末起义军诛戮明皇室完全是斩草除根。明史记载:“凡王府宗支,不分顺逆,不分军民,凡朱姓者,尽皆诛杀。”
又有网友考证,朱镕基世居长沙安沙乡棠坡,是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这一支。朱元璋共有24房子孙,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凡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的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为太祖所定,后一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火、土、金、水、木”五行顺序做偏旁的字,如“火”即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的偏旁。朱元璋为第十八房朱楩后裔制订的20个字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所以,朱镕基父亲朱宽澍的宽字,祖父朱访绪的访字,以及朱镕基的名字,都是朱元璋在600年前亲自为他们取的。这些资料可以查《明史》。
所以,朱镕基一支的皇族先人能逃过明末这场大劫也是个奇迹。据《南方周末》久前报导,朱在退休后不久曾到安徽凤阳寻亲,随行官员透露,朱镕基曾遣开随从,独自详细阅览朱元璋史料。官员说,仔细比较朱镕基和朱元璋的长像,两人长得确实有些相像。这就有点捧臭屁了,因为《南方周末》上刊载的朱元璋画像,显然不是正宗,而且是临摹之作,摹本是明孝陵里公开展示的,供后人祭祀用的那张经过美化的画像。而正宗的写实画像,其实是在他的陵墓里,和马皇后画像并列的相貌奇丑,大下巴且脸上有麻子那幅。如果拿美化的这张来比朱镕基,那就根本没有共同之处,朱总理的容貌,反而与那张极丑的画像十分相似。
但这并不等于说前朱总理长相丑陋,实际上,大家都熟悉朱总理,他的相貌的确与众不同,属于奇相,也即“吉人自有天相”,过去叫帝王之相。什么是帝王之相呢,看看相书上怎么说:一是重瞳并瞳,二是“日角隆准”。“重瞳并瞳”,就是眼球里有双瞳孔,这当然是没有任何根据,顶多是白内障症状。“日角隆准”还贴点谱,日角的意思是说额头方正饱满,称为伏羲骨。“隆准”是指鼻子丰窿,鼻梁挺直,鼻准肥大,称为伏羲鼻,是主大贵的。《史记。高祖本纪第八》记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子。”司马迁说刘邦的长相不仅是日角隆准,左边屁股上还长了七十二个痣!总之,不是平庸之相。
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的长相最有争议,《明太祖实录》上说他“奇骨贯顶雄姿杰貌”,“奇骨贯顶”,就是上面说的的日角隆准,作为乱世中的创业帝王,朱元璋自然是高大威猛,至于“杰貌”,则是说朱元璋相貌怪异,而不敢说成是丑陋。从多幅流传下来的画像看,可以确定朱元璋是长了大下巴,大耳朵,一脸麻子的丑八怪,而那幅慈眉善目的画像,并不是他真实的相貌。不过,幸亏朱元璋长相奇丑,这才给后人留下了真实的形象,因为以古代中国画师的技艺,依靠国画的白描技法,即使号称传神大师,也根本没可能将相貌平庸之人描绘成功。对肖像画家来说,最头疼的就是对象的长相平庸无奇没有特征,直白的说就是:丑人易画,美人难画。漫画家为什么几笔就把人描绘得维妙微肖?就是因为抓住了对象的特征,哪怕是戴幅近视镜,那也是个主要特征。
今天的中国,虽然帝制早被推翻,但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其实和帝制并无区别,党天下也好君天下也罢,都是专制,已经是专制了,何必还要再加个皇帝呢?所以我想请愿者的本意,可能并非是要恢复家天下,他要恢复的应该是 君主立宪制,不过,中国从来也没存在过这种制度,怎么恢复呢?所以确切的请愿纲领,应该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才对。君主立宪制,本来是从专制到民主的一种过渡形式,在保障贵族的集团利益条件下满足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集团利益,又兼顾了下层社会的民族主义,可以说是成本最低的民主革命,最早实现这种政体的国家一看效果不错,也就保留下来,这本来是一种中庸的权宜之计,在有君主的社会为避免流血革命是个没办法的办法。就连中国的新领导都说: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那么从来也没走过的路就更不是路了。所以这恢复帝制的请愿,不过是场闹剧而已。
左边这幅有美化之嫌但并未失真,右边这幅完全是按原貌绘出,应该是最真实的
左边“太祖遗像”是孝陵陵寝中与马皇后并列的画像,右边英姿勃勃的是挂在明孝陵正殿的
前朱总理不仅是大明皇室后裔,也继承了太祖基因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5-28 11:33:45
--------------------------------------------------------------------------------
全部跟贴
ding bjxz [0 b]
2013-05-28 08:33:01 [点击: 16] (1264563)
哈哈,精品之作,螺兄哪里考证如此奇妙? 唐夫 [108 b] 2013-05-28 07:13:22 [点击: 36] (1264547)
前总理朱镕基不仅是大明皇族后裔,而且继承了太祖基因 博讯螺杆 [286 b] 2013-05-28 01:59:03 [点击: 123] (1264506)
请螺杆将此文转连线。谢谢 老王社长 [0 b] 2013-05-28 10:20:48 [点击: 12] (1264577)
二者相似度70%以上,按说朱家打了天下,这么多代 gpib [55 b] 2013-05-28 07:20:27 [点击: 48]
(1264551)
杆爷太油菜,绝了! 踏并 [0 b]
2013-05-28 05:09:37 [点击: 22] (126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