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8 10:07:08 [点击:1063]
小时候,喜欢看电影,从字幕上最早看到了新魏体字,老电影的字幕都是手写的,(那时候没电脑制作字幕),这种字体给人一种亲切感,于是我就模仿电影字幕学起了新魏体字。其实,今天回头再看那些字幕,手写功夫也是稚嫩的很。而且那是一种钢笔字,并非正宗的新魏体。后来学校写黑板报,出校刊刻钢板什么的,我都是写一笔流利的魏体字,这要比别的字写起来快,而且耐看。再后来,就成了抄写手,老总们晋职称的论文和公司招标文件什么的,都请我抄写。这可要有真功夫了,不然钢笔和碳素墨水写成的字是不好修改和补充漏字的,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用的白色涂改液,所谓涂改液是用来修改蓝墨水的,对碳素墨水不起化学作用。老总们的论文一般都是上万言,还错字百出屁话连篇,我连抄写带编辑纠错,一气呵成,极少有错字漏字。
新魏体,是相对于老魏体而言。老魏体也叫魏碑体,顾名思义,就是南北朝时北魏流行的石刻碑文体,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字形朴拙险峻,舒畅流丽,虽已开了隋唐楷书先河,但此时还近于隶书体。因为汉字的演化就是个从繁到简的过程,最早的汉字是象形字(甲骨文),是在画字,后来规范成籀文(石鼓文也叫大篆)和钟鼎文(金文),然后秦始皇“书同文”统一成了小篆,但篆文写起来还是象画画儿一样麻烦,文字本来是表达语言的,那么古代汉字因笔划太多书写太慢,就只好用文言了,所以文言并不是日常生活用语,它尽管简练,书写还是不够方便,比如王侯将相的管家们要记流水账,那边的高粱谷子等着入仓,你还在这边画画儿,能跟上吗?于是就开始流行一种介乎于篆隶之间的字,所以从早期汉墓出土文物竹简上看,篆书的笔划有了粗细和简化,特别是撇和捺这两笔,开始有了隶书的雏形。
汉墓出土竹简和北魏碑文
后来隶书也不够方便了,就应运而生了书写更快的魏体和楷体,也可以说,魏体字是隶书和楷书的过渡体,行书是在楷体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为了书写速度更快,至于草体字,是在行书基础上又提高了书写速度,龙飞凤舞了,它是在纸张出现之后的事情,纯粹是文人墨戏时专用的字体,不是史官们用来写史的,也不是管家们用来记账的,更不是用来印刷书籍的。为什么魏体字很快就被楷体字取代了呢,这也和印刷术有关系,因为魏体字是过渡字体,它没有楷体字的四平八稳,简单的说就是不好规范化。楷体字可以多人替换雕板或书写,差别不大,但魏体就不成,它是在刻石中产生的,有刀锋形成的固态风格,这是因为从竹简和碑刻时代起,刻字和写字一样,都是由书家来完成,并非石匠。所以楷体字可以演化成宋体,魏体就不能,它只能维持老样子。后来到清代时有个叫金农的书法家,在魏体基础上创造了“漆书”体,算是汉字黑体字的雏形。但规范的汉字黑体却是日本人发明的,是在西方拉丁文的印刷体(Goshikku-tai、Gothic哥特体)的基础上演进的,我们今天电脑中文系统的默认字体就是黑体字叫微软雅黑。
接着说上面提到的“漆书”,怎么叫“漆书”呢?中国古时的漆是用多管毛笔扎成的排笔和扁笔涂刷,在中国书画中,排笔或扁笔也是用来裱褙涮浆糊的,金农用来写字了,另外他还自制了一种浓炼的“金农墨”,写出的字凸出纸面,象厚漆一样油光铮亮,所以叫“漆书”,这可以说是开创了改革传统笔墨的先河。毛笔要用动物毫毛制作,最挺直的是狼毫(黄鼬的毛),而排笔多用羊毫制作,这个笔锋的刚度就远远不及制作油漆刷子的猪鬃了。写过毛笔字的人都知道,小楷宜用狼毫,大楷宜用羊毫,因为羊毫蘸墨饱满,可以写大字,但笔锋太软,如能用羊毫笔写小楷即为书家,即使是大楷,如能大悬腕书写的,也肯定是高手,至于用鸡毫笔写字的,那就更是高手了,谁若不信就试试,用根鸡毛能不能写字?而且你要写的好看才行,不然还叫什么书法啊?因为“漆书”是用羊毫排笔(扁笔)书写,所以字形横粗竖细,撇和捺这两笔就难以收锋,结果大头小尾,如同砖头堆砌,可以说是这种书法的败笔。(见图)
民国后因为引进了西方文化,中文美术字开始时兴,不过我们今天看那个时代的报刊标题封面什么的,那些美术字写的还是不规范,也稚嫩的很,因为没那么大的字模,所以都是手写后再制版。最常见的美术字是“老宋体”,即明清衙门大堂所立大牌子上书写的“肃静”“回避”那种字体,也就是放大的印刷字模体。这种字体是从颜体字演进的,特点是横细竖粗,浑厚老成,工整方正,看了这几个字想不严肃也不成。我小时候在家练字,被当过前志愿军英雄的表哥看到了就说:你天天临这些破帖子有什么用啊?什么柳体颜体的?应该学习美术字嘛,那才能更好的为工农兵大众服务!于是就手把手的教我写老宋体美术字,还特意送了一本《怎样写美术字》的小册子给我。其实,我写的美术字要比他好得多,但是要尊师爱长嘛,所以还是很谦虚的连连点头,接受他的教诲。
真正的认识新魏体是在文革时,串联时看到天津上海的街路牌,还有火车站的站名都是新魏体,特别是蓝底白字的街牌门牌,令人耳目一新,不过作为文革大标语的字体,一开始它并没有广泛流行,因为没有书法功底的人写不好这种字,楷体字也是这样,没那么大的毛笔,否则只能描字,不适合现场即时书写。文革中最流行的是黑体字,反而不是什么老宋体或楷体。因为黑体字的特点是笔划一样粗,大方醒目,最主要是人人能写,写的不规范也不要紧,谁都认得,真正是大众化的字。黑体字的流行,也是由于西人油画笔和油漆刷子的引进,比如一号油画笔也叫大板刷,相当于三寸宽规格的油漆刷子,是用上好白猪鬃制作的,它和墨汁一样,都是文革中销量最大的文具,用这种大板刷书写练习新魏体字是最合适的。文革到了中期,各界人士各色人等都卷入运动了,其中就有书法家,所以魏体字和隶书体也就开始流行了。
大板刷书写新魏体的要领是,横笔不平直,要右上略斜,除个别字,字形多为横向扁长,同一字中的相同笔划不能重复,比如众字,有三笔撇和捺,都写成一样就成了机械呆板的美术字了,特别是大捺这一笔,尽管它最能突出新魏体的风格,但是不能滥用,否则就成了几只大脚丫子。这笔捺划,也是新魏体字中最难学成的,写不好它就还是大脚丫子。还有,每字中的最长横笔,它是自然波形的,弯曲的不能太明显造作,起笔时要收起笔锋,落笔时要重重的一顿,这和用普通毛笔书写是一样的。再就是撇,当用回锋时则用,不当用时也不能滥用,不然它和捺对应起来,就成了猪八戒的两只耳朵。新魏书还有个重要特点是牛字头和三点水旁的连写并笔,例如“生”字的起笔,它是从隶书写法直接传承过来,而三点水则是结合了行书写法,那么用毛笔书写不成问题,但是用板刷书写就要讲技巧了,所以起笔要轻之又轻,折笔时要自然的连带。
上面说的是书写大标语,它不是书法不算艺术,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在平常练习新魏书时要忌用板刷,还是要用大号毛笔,最好是羊毫大提斗笔,和其它字体不同,书写新魏体偏偏要选用制作不精的毛笔,因为需要它在笔锋展开后如扁平的板刷状才行。另外新魏体字的主要风格是外方内园,勾划突出,比如“习”字,外廓是方角的,内廓则是圆角,折勾笔划,要与最后那一提笔构成均衡。而且每个字都不能四脚齐,要有一定扭曲,整体向上右斜,但不等于失去重心,就象一个人单腿站立一样。练习楷体字讲“永”字八法,练习新魏体则不讲这个,它讲的是繁体的“飞”字,如果能把繁体的“飞”字写好,写得耐看了,真象只金鸡独立,欲飞不飞,那就算功夫已经到家。但是做为大标语,就不宜写繁体字了,最醒目的还是简体字。
文革虽然是场灾难,但也煅练了很多美术书法爱好者,文革后期,我画过的中国“圣像”,也就是巨幅毛泽东像不下几十幅,而且是各学校厂矿都争相邀请,要排号应邀,有时还与美术学院的师生们一道作画。至于大字标语(也叫大字块),能够不放格不打稿的书写一个字两三米见方的大标语,这么大的字,当然是直接写在墙上,要一气呵成,不能修改的。每当写这么大的标语时,都有不下百人围观喝彩。有时怕天黑赶上了下班时间,连交通都堵塞了,只好停笔次日再写。除了宋体和黑体,一般都是写新隶体和新魏体,但人们最欣赏叫好的还是新魏体。至于书画展,那更是每展必应,也都是以新魏书作品获奖,可以说是当地有名的新魏书高手了。后来有些地方的桥头碑或公园里立个碑什么的,也都请我去写字,因为不是名人伟人,就不落款了,也没有什么润笔,那年头不兴这个,就是请吃顿饭送点纪念品而已。那些年月,我在原单位就是挂个名,基本是找不到人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被“上头”借调去搞各种展览了,有时还要被借去军博,史博这类大馆,是名符其实的不务正业。现在呢,有了电脑和广告打印机,字库里有了上百种中文规范字体,我这“英雄”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呵呵,好汉不提当年勇,就此打住。
最后谈谈新魏书的创始人,这是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最早将老魏体开创成新魏体的,是宜兴人陈禄渊,但这人生不逢时,正当他事业有成桃李满门时,不幸赶上了“新中国”。陈一炮走红是他书写了“上海北站”四个字,当年还被陈毅召见并夸奖过,不过“新中国”并不看重人才,在他的新魏体风靡全国时,上海疏散人口,他所在的单位上海站就把他下放了(大概他也是个钱守为式的人物,属于“阶级异已分子”),放到西安以西的一个小站,远离亲人开始了两地生活,可能是他这人天性孤傲散漫,又是“旧社会”过来人,就没听共产党的邪,偷偷的又回到上海,从此就成了另类。那年头,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知识分子,凡不服从“组织安排”和“国家分配”者,都是边缘人物(今天叫“三无人员”),是城市中的黑户,失业者。幸好是在上海,换了别的城市,他连饭都没得吃。
陈禄渊开创的新魏体
文革期间,也是陈禄渊最潦倒的时候,被造反派雇用写大标语,报酬仅仅是管饭吃。那年头都这样,什么“家”都不值钱,画家书法家们也要经常“走穴”到商店去画广告牌写大牌匾,为的是打牙祭解馋。七十年代时,陈禄渊的字入选了中日书法联展,但始终也没得到他应有的社会地位,仍然是个城市流民,更不要说知识产权发明专利这些东西。例如我写了半生新魏书,就不知道这字体是谁创造的,一直以为是民间书法界集思广益的结果。我习字用的《新魏书字帖》署名,连“著”字都不写,落款是“编者”候殿华,后来才搞清楚,这候殿华本是陈先生的大弟子,此人有点不地道,在字帖前言里,连老师的名字半个字也没提及,简直是在贪天之功。不过这也不奇怪,那个时代,别说是一种字体,诸子百家所有的著作权都一概没有,都是“集体创作”,成名成家的念头是资产阶级思想,要受到严厉批判,很多右派帽子也是这么戴上的。这还是文化艺术界,科技领域那就更不用说了。在这么个极端反智的社会里,怎么可能产生人才呢?
新魏体,是相对于老魏体而言。老魏体也叫魏碑体,顾名思义,就是南北朝时北魏流行的石刻碑文体,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字形朴拙险峻,舒畅流丽,虽已开了隋唐楷书先河,但此时还近于隶书体。因为汉字的演化就是个从繁到简的过程,最早的汉字是象形字(甲骨文),是在画字,后来规范成籀文(石鼓文也叫大篆)和钟鼎文(金文),然后秦始皇“书同文”统一成了小篆,但篆文写起来还是象画画儿一样麻烦,文字本来是表达语言的,那么古代汉字因笔划太多书写太慢,就只好用文言了,所以文言并不是日常生活用语,它尽管简练,书写还是不够方便,比如王侯将相的管家们要记流水账,那边的高粱谷子等着入仓,你还在这边画画儿,能跟上吗?于是就开始流行一种介乎于篆隶之间的字,所以从早期汉墓出土文物竹简上看,篆书的笔划有了粗细和简化,特别是撇和捺这两笔,开始有了隶书的雏形。
汉墓出土竹简和北魏碑文
后来隶书也不够方便了,就应运而生了书写更快的魏体和楷体,也可以说,魏体字是隶书和楷书的过渡体,行书是在楷体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为了书写速度更快,至于草体字,是在行书基础上又提高了书写速度,龙飞凤舞了,它是在纸张出现之后的事情,纯粹是文人墨戏时专用的字体,不是史官们用来写史的,也不是管家们用来记账的,更不是用来印刷书籍的。为什么魏体字很快就被楷体字取代了呢,这也和印刷术有关系,因为魏体字是过渡字体,它没有楷体字的四平八稳,简单的说就是不好规范化。楷体字可以多人替换雕板或书写,差别不大,但魏体就不成,它是在刻石中产生的,有刀锋形成的固态风格,这是因为从竹简和碑刻时代起,刻字和写字一样,都是由书家来完成,并非石匠。所以楷体字可以演化成宋体,魏体就不能,它只能维持老样子。后来到清代时有个叫金农的书法家,在魏体基础上创造了“漆书”体,算是汉字黑体字的雏形。但规范的汉字黑体却是日本人发明的,是在西方拉丁文的印刷体(Goshikku-tai、Gothic哥特体)的基础上演进的,我们今天电脑中文系统的默认字体就是黑体字叫微软雅黑。
接着说上面提到的“漆书”,怎么叫“漆书”呢?中国古时的漆是用多管毛笔扎成的排笔和扁笔涂刷,在中国书画中,排笔或扁笔也是用来裱褙涮浆糊的,金农用来写字了,另外他还自制了一种浓炼的“金农墨”,写出的字凸出纸面,象厚漆一样油光铮亮,所以叫“漆书”,这可以说是开创了改革传统笔墨的先河。毛笔要用动物毫毛制作,最挺直的是狼毫(黄鼬的毛),而排笔多用羊毫制作,这个笔锋的刚度就远远不及制作油漆刷子的猪鬃了。写过毛笔字的人都知道,小楷宜用狼毫,大楷宜用羊毫,因为羊毫蘸墨饱满,可以写大字,但笔锋太软,如能用羊毫笔写小楷即为书家,即使是大楷,如能大悬腕书写的,也肯定是高手,至于用鸡毫笔写字的,那就更是高手了,谁若不信就试试,用根鸡毛能不能写字?而且你要写的好看才行,不然还叫什么书法啊?因为“漆书”是用羊毫排笔(扁笔)书写,所以字形横粗竖细,撇和捺这两笔就难以收锋,结果大头小尾,如同砖头堆砌,可以说是这种书法的败笔。(见图)
民国后因为引进了西方文化,中文美术字开始时兴,不过我们今天看那个时代的报刊标题封面什么的,那些美术字写的还是不规范,也稚嫩的很,因为没那么大的字模,所以都是手写后再制版。最常见的美术字是“老宋体”,即明清衙门大堂所立大牌子上书写的“肃静”“回避”那种字体,也就是放大的印刷字模体。这种字体是从颜体字演进的,特点是横细竖粗,浑厚老成,工整方正,看了这几个字想不严肃也不成。我小时候在家练字,被当过前志愿军英雄的表哥看到了就说:你天天临这些破帖子有什么用啊?什么柳体颜体的?应该学习美术字嘛,那才能更好的为工农兵大众服务!于是就手把手的教我写老宋体美术字,还特意送了一本《怎样写美术字》的小册子给我。其实,我写的美术字要比他好得多,但是要尊师爱长嘛,所以还是很谦虚的连连点头,接受他的教诲。
真正的认识新魏体是在文革时,串联时看到天津上海的街路牌,还有火车站的站名都是新魏体,特别是蓝底白字的街牌门牌,令人耳目一新,不过作为文革大标语的字体,一开始它并没有广泛流行,因为没有书法功底的人写不好这种字,楷体字也是这样,没那么大的毛笔,否则只能描字,不适合现场即时书写。文革中最流行的是黑体字,反而不是什么老宋体或楷体。因为黑体字的特点是笔划一样粗,大方醒目,最主要是人人能写,写的不规范也不要紧,谁都认得,真正是大众化的字。黑体字的流行,也是由于西人油画笔和油漆刷子的引进,比如一号油画笔也叫大板刷,相当于三寸宽规格的油漆刷子,是用上好白猪鬃制作的,它和墨汁一样,都是文革中销量最大的文具,用这种大板刷书写练习新魏体字是最合适的。文革到了中期,各界人士各色人等都卷入运动了,其中就有书法家,所以魏体字和隶书体也就开始流行了。
大板刷书写新魏体的要领是,横笔不平直,要右上略斜,除个别字,字形多为横向扁长,同一字中的相同笔划不能重复,比如众字,有三笔撇和捺,都写成一样就成了机械呆板的美术字了,特别是大捺这一笔,尽管它最能突出新魏体的风格,但是不能滥用,否则就成了几只大脚丫子。这笔捺划,也是新魏体字中最难学成的,写不好它就还是大脚丫子。还有,每字中的最长横笔,它是自然波形的,弯曲的不能太明显造作,起笔时要收起笔锋,落笔时要重重的一顿,这和用普通毛笔书写是一样的。再就是撇,当用回锋时则用,不当用时也不能滥用,不然它和捺对应起来,就成了猪八戒的两只耳朵。新魏书还有个重要特点是牛字头和三点水旁的连写并笔,例如“生”字的起笔,它是从隶书写法直接传承过来,而三点水则是结合了行书写法,那么用毛笔书写不成问题,但是用板刷书写就要讲技巧了,所以起笔要轻之又轻,折笔时要自然的连带。
上面说的是书写大标语,它不是书法不算艺术,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在平常练习新魏书时要忌用板刷,还是要用大号毛笔,最好是羊毫大提斗笔,和其它字体不同,书写新魏体偏偏要选用制作不精的毛笔,因为需要它在笔锋展开后如扁平的板刷状才行。另外新魏体字的主要风格是外方内园,勾划突出,比如“习”字,外廓是方角的,内廓则是圆角,折勾笔划,要与最后那一提笔构成均衡。而且每个字都不能四脚齐,要有一定扭曲,整体向上右斜,但不等于失去重心,就象一个人单腿站立一样。练习楷体字讲“永”字八法,练习新魏体则不讲这个,它讲的是繁体的“飞”字,如果能把繁体的“飞”字写好,写得耐看了,真象只金鸡独立,欲飞不飞,那就算功夫已经到家。但是做为大标语,就不宜写繁体字了,最醒目的还是简体字。
文革虽然是场灾难,但也煅练了很多美术书法爱好者,文革后期,我画过的中国“圣像”,也就是巨幅毛泽东像不下几十幅,而且是各学校厂矿都争相邀请,要排号应邀,有时还与美术学院的师生们一道作画。至于大字标语(也叫大字块),能够不放格不打稿的书写一个字两三米见方的大标语,这么大的字,当然是直接写在墙上,要一气呵成,不能修改的。每当写这么大的标语时,都有不下百人围观喝彩。有时怕天黑赶上了下班时间,连交通都堵塞了,只好停笔次日再写。除了宋体和黑体,一般都是写新隶体和新魏体,但人们最欣赏叫好的还是新魏体。至于书画展,那更是每展必应,也都是以新魏书作品获奖,可以说是当地有名的新魏书高手了。后来有些地方的桥头碑或公园里立个碑什么的,也都请我去写字,因为不是名人伟人,就不落款了,也没有什么润笔,那年头不兴这个,就是请吃顿饭送点纪念品而已。那些年月,我在原单位就是挂个名,基本是找不到人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被“上头”借调去搞各种展览了,有时还要被借去军博,史博这类大馆,是名符其实的不务正业。现在呢,有了电脑和广告打印机,字库里有了上百种中文规范字体,我这“英雄”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呵呵,好汉不提当年勇,就此打住。
最后谈谈新魏书的创始人,这是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最早将老魏体开创成新魏体的,是宜兴人陈禄渊,但这人生不逢时,正当他事业有成桃李满门时,不幸赶上了“新中国”。陈一炮走红是他书写了“上海北站”四个字,当年还被陈毅召见并夸奖过,不过“新中国”并不看重人才,在他的新魏体风靡全国时,上海疏散人口,他所在的单位上海站就把他下放了(大概他也是个钱守为式的人物,属于“阶级异已分子”),放到西安以西的一个小站,远离亲人开始了两地生活,可能是他这人天性孤傲散漫,又是“旧社会”过来人,就没听共产党的邪,偷偷的又回到上海,从此就成了另类。那年头,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知识分子,凡不服从“组织安排”和“国家分配”者,都是边缘人物(今天叫“三无人员”),是城市中的黑户,失业者。幸好是在上海,换了别的城市,他连饭都没得吃。
陈禄渊开创的新魏体
文革期间,也是陈禄渊最潦倒的时候,被造反派雇用写大标语,报酬仅仅是管饭吃。那年头都这样,什么“家”都不值钱,画家书法家们也要经常“走穴”到商店去画广告牌写大牌匾,为的是打牙祭解馋。七十年代时,陈禄渊的字入选了中日书法联展,但始终也没得到他应有的社会地位,仍然是个城市流民,更不要说知识产权发明专利这些东西。例如我写了半生新魏书,就不知道这字体是谁创造的,一直以为是民间书法界集思广益的结果。我习字用的《新魏书字帖》署名,连“著”字都不写,落款是“编者”候殿华,后来才搞清楚,这候殿华本是陈先生的大弟子,此人有点不地道,在字帖前言里,连老师的名字半个字也没提及,简直是在贪天之功。不过这也不奇怪,那个时代,别说是一种字体,诸子百家所有的著作权都一概没有,都是“集体创作”,成名成家的念头是资产阶级思想,要受到严厉批判,很多右派帽子也是这么戴上的。这还是文化艺术界,科技领域那就更不用说了。在这么个极端反智的社会里,怎么可能产生人才呢?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6-18 22:53:46
- 全部跟贴
- 文章的知识性 菲里亚 [22 b] 2013-06-18 21:44:51
[点击: 193]
(1267064) - 受教了 旁观者昏 [470 b] 2013-06-18 19:24:02
[点击: 240]
(1267048) - 想不到螺兄书法修养如此之高,服之。 唐夫 [0 b] 2013-06-18 14:28:16
[点击: 223]
(1267019) - 有才! 踏并 [0 b] 2013-06-18 11:37:16
[点击: 224]
(1267011)- 谢谢楼上各位夸奖 博讯螺杆 [0 b] 2013-06-18 22:28:55
[点击: 195]
(1267070)
- 谢谢楼上各位夸奖 博讯螺杆 [0 b] 2013-06-18 22:28:5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