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马褂——唐装 2009-01-19 02:31:39 [点击:106]
春节将至,走了几家服装店,总是发现少了点什么,回到家才恍然大悟,每年摆的花花绿绿的“唐装”不见了。记得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时,东道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曾以“唐装”赠与各与会国元首。做为代表中国文化传统象征的服装,金发碧眼的洋毛子们穿上这种大红大绿的中国服装,就如马戏团的猴子,样子颇为滑稽。从此,这种式样的服装一度在大陆和海外华人中流行,成为新年等节庆时的流行服装。不过,我认为这次江泽民又办了件蠢事操蛋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在自己屡次于外交场合出丑的基础上,以所谓的“唐装”为道具,进一步糟蹋了整体中国人的形象。 其实,这种“唐装”,是由清朝的马褂演变的,也叫王八服,(好象越南人叫它三婆服)。
早在民国时有点身份的男性就普遍穿着这种上装。虽然面料很讲究,但颜色很朴实大方,不象现在这样戏装行头般的奢华。这种男装款式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有斜襟的(也叫大襟);四是盘扣,由纽结和纽袢组成。其面料主要使用织锦缎。这种中式服装,在六十年代也曾流行过,那时候叫罩衣,即棉衣或毛衣的外套,通常是阴丹士林蓝市布面料,在男性知识分子特别是教师群体中很时兴,我们那会儿还是学生,都诧异男老师们怎么都时兴穿这种王八服?因为穿起来确实象电影《追鱼》里的王八精。另外,八十年代前,乡下农民也都穿这种便装,也叫褂子,平面裁剪手工缝制的,比如陈永贵,周恩来就嘱咐他保持农民特色,不论什么场合,一概戴着白毛巾,穿着这种农家小褂子。但是农民的这种小褂子做得瘦小合身,穿起来不象宽大的王八服那样难看。
因为中国人最早向世界开放时是满清,所以中国人的形象就给世界留下了这样的定格:猪尾巴辫子和三寸金莲。中国的对外使节被称谓“满大人”。其实,满清是中国人形象最丑陋的时期,除了猪尾巴辫子,还有难看的服装,虽然是胡服,但却保留着牲畜的某些特征,比如马蹄袖。再就是马褂,马褂是满人游猎时的外套,没有领,罩在长袍外,类似工装号衣,如果是军士,则有“卒”或“勇”等字样印在胸背中心处(正好作为靶心),这种外套穿着方便,洗涤也方便。皇帝赏给臣子的黄马褂就是这玩意。
江总书记送给布什的这种“唐装”是经过改良的。比如旧式马褂是连袖裁剪的,连袖就没有肩,穿起来是“柳肩”也叫“美人肩”,肩部就不够阳刚,男人怎么能没有肩膀呢?所以唐装采用了上袖的形式,这是最主要的改革,再一个改革是早就有的,比如立领和对襟连袖盘扣,因为没有领子的马褂穿起来确实象个王八,现在的越南人仍然在穿这种没领子的王八服(三婆衫)。 现在大陆流行的“唐装”,即是这种清末民初的服装,属于满服,与真正的唐朝服装(汉服)毫无相似之处。可笑的是,中国的七十后八十后愤愤们,竟然错以为这种满清马褂就是“唐朝的服装”。
那为什么要称这种满清马褂为“唐装”呢?这应该缘于服装设计师的历史知识浮浅,大约这设计师是以为外国人统称中国人为“唐人”, 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即可称谓“唐装”了。改良马褂窃居“唐装”之名,也使得很多中国人对“唐装”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华之大,盛唐强汉以来,岂无装可穿?为何偏偏对奴才特征十足的马褂情有独钟?再说,中国人的衣服,为何要由外国习俗来命名?本非唐朝服装,却因外国人称之为唐装,中国人就人云亦云的也称唐装?这就不能提及唐人一词的来历了。
中国人为什么在海外被称唐人?据说这是因为唐代中国强盛,誉远海外,而《明史•外国真腊传》也是这样记载的:“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所以,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聚居区,均称“唐人街”,而华侨则自称唐人,如果把“唐人街”的“唐人”穿着的中国服装称为“唐装”,作为中国传统服装在海外的惯称也算顺理成章。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唐装”一词严重偏离了它的字意,它应该称其“满服”,或者直称中国马褂才对。在中国经济泡沫越吹越大的当前,“唐装”的兴盛似乎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失落了自己文化特色的中国人,迫切想找回自己民族的东西,不惜将改良马褂王八服称为“唐装”,真是有病乱投医,纯属一种集体焦躁的病态。
(注:本文有个别段落,参考引用了它文,在此感谢原文作者) 最后编辑时间: 2009-01-19 04:03:5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