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星期二

中国人食用了十多年的塑料!


2008-10-31

中国人食用了十多年的塑料!

流毒甚广的“蛋白精”,是以三聚氰胺废料、羟甲基羧基氮等为原料的一类假蛋白饲料,属于非蛋白质含氮杂环化合物。“蛋白精”在饲料中不能被动物所吸收,它反而降低了饲料中真蛋白质的含量,影响动物生长机能,由于其本身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是无法替代蛋白质的!去年(2007)因中国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造成的轩然大波已经表明,动物若食用含有较高浓度“蛋白精”的饲料,可发生肾衰并导致死亡。今年的国内毒奶粉事件,再次将“蛋白精”真相大白于天下。现在已经有舆论指出,“蛋白精”的始作俑者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应用技术研究所。

那么,“蛋白精”在中国饲料业生产中,到底与中科院有什么关系?中科院最近发表了声明辟谣:中科院承认有高银相这个人,但没有“研究生院应用技术研究所”,而且高已经退休。然而,与中科院的矢口否认相反,高不仅肯定了这个所的存在,还说自己当时是这个所的负责人!另外,高又强调,他的专利技术是“合成高蛋白饲料添加剂”,而不是“蛋白精”。他也没有转让过这个技术,是“有关单位”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布出去的,他还曾经叫对方删除了这个信息。这个单位具体是什么?他又不肯透露了。而且,所有与之有关的事,都是十年之前的事情了。另外,高介绍说,在三聚氰胺酿成大祸之后,中科院研究生院曾经组织过专家组,对当年流传出去的这份技术方案进行过论证,结论是按该工艺不可能制造出三聚氰胺。至于方案简介中提到的“有机氮及催化剂”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他同样不肯透露。

很明显,中科院与高银相是在为他们的“专利”开脱罪责,高辩解说《DH合成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的工艺是在摄氏90度生产,而三聚氰胺是在摄氏400度下才能生产,因此他的专利产品不是三聚氰胺。但是,高银相偷换概念的诡辩并不能证明他就是无辜的,因为人们并没有认定他的专利技术就是直接生产三聚氰胺。但谁又能担保他的技术转让合同在具体签订时没有附加的技术指导?

三聚氰胺是重要化工产品,是塑料产品的原料,根本就不是用来做饲料添加剂的。但它的分子结构含氮元素高,所以它的尾料(废渣)也具有含氮量高的特点。数年前,国内三聚氰胺的生产企业还需要请专门的环保公司处理三聚氰胺废渣,而且是一笔费用不小的开支;但后来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了低价销售,买家就是饲料原料行业。对此,三聚氰胺的生产企业也心知肚明。所以,国内各大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出售废渣的生意一直都很火爆,基本没有剩余。

所以我做了如下分析:中科院研究生院应用技术研究所1999年推广的“科技成果”名为“DH合成高蛋白饲料添加剂”,技术转让介绍说:“利用有机氮及催化剂合成的高蛋白精料,作为畜禽高蛋白饲料添加剂补充料,具有含氮量高(36%以上,非蛋白250%以上),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广等优点。本技术项目的原料为有机化工原料及农用化肥原料;主要生产设备为开口式反应釜或大蒸锅、混合机、精料粉碎机、烘干机。”

请注意:高压反应釜的温度是可以达到摄氏400度的!目前,中国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多采用半干式常压法工艺,该方法是以尿素为原料在压力0.1MPa以下,温度390℃左右时,以硅胶做催化剂合成。根据美国宠物中毒事件后的调查,肇事者江苏徐州安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艺土法生产了三聚氰胺!另据中科院该项专利提供的设备,即使不能直接生产三聚氰胺,也可以收购三聚氰胺的废渣做原料,经混合机、精料粉碎机来生产“蛋白精”。

而“DH合成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的另一种原料,应该是羟甲基羧基氮,也是一种非法的蛋白氮饲料添加剂,这种有机含氮杂环化合物,是用尿素和甲醛经加热合成的一种重要的尿素后加工产品,它的合成温度,就是高所说的摄氏90度,据我掌握的化学知识,这一工艺,如果不添加羟甲基纤维素,那就是脲醛树脂,其生产过程比三聚氰胺更为简单,只须一口大锅,掌握好温度和反应时间,搅拌均匀即可。

出于与“DH合成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相同的原理,只要含氮量大于普通植物蛋白质的化学物质,且性状和价格具备条件,在理论上都存在被不法厂商利用的可能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法厂商不是搞科研的专家,它们利用化工产品作非法添加剂这个馊主意是谁出的?它的根源在哪里?很明显,这个环节是商家→厂家→科研机构。最近,国内又曝出了大量鸡蛋含三聚氰胺的消息。另据调查,仅2007年国内三聚氰胺就生产了72万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废渣流入饲料行业。在近年鱼粉、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饲料生产企业和原料供应商为降低成本,便纷纷寻找新的蛋白原料替代物,华南地区的水产饲料已经成为消化“蛋白精”的主要市场。

以三聚氰胺之类的化工产品“蛋白精”制造有毒饲料,说中科院是始作俑者一点也不冤,非蛋白氮(尿素)做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剂早在国外流行多年,也引进到国内多年,很多国内外科技人员一直都在尿素饲料方面做文章,所以用三聚氰胺做添加剂的设想就不奇怪。很可能,是这位高专家在某次翻阅外国资料时,一拍脑袋灵机一动,为啥不直接使用三聚氰胺?于是骗人害人的馊主意(重大科研成果)就搞出来了,“蛋白精”的推广,引起了众多的科技人员纷纷效法,所以这类专利研究也大肆泛滥,比较普遍的是饲料中的尿素超标。以三聚氰胺为原料生产所谓“蛋白精”,的确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如果以中科院的专利发表为起点,“蛋白精”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在全国推广,试想:一万多元买个专利,总投资不过二十多万元,象安营这样的饲料生产小企业,年获利竟达六七百万!那么自然会有更多的饲料企业争相效仿。至于三鹿这类厂家,干脆就直接往奶粉中掺兑三聚氰胺!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中国人已经吃了十年的三聚氰胺之类的塑料!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对生命的外表特征影响是决定性的。比如蜜蜂,研究表明,蜂后的基因和普通雌蜂本来没有区别,但是蜂后吃的是王浆,雌蜂吃的是蜂蜜,结果蜂后和雌蜂的外部和内在差别是巨大的。说句耸人听闻的话,中国人食用了十多年的塑料,将来后代的基因都成问题,没准都成了塑料人!中科院这帮家伙真是缺德带冒烟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